三国演义
《三国演义》书籍摘要与经典金句
书籍摘要
主要情节
《三国演义》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,作者罗贯中以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,描绘了魏、蜀、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与军事冲突。故事从黄巾起义开始,讲述了刘备、关羽、张飞桃园三结义,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,孙权据守江东,以及诸葛亮、周瑜等谋士的智慧较量。小说以赤壁之战、三顾茅庐、七擒孟获等经典情节为核心,最终以司马炎统一三国、建立晋朝为结局。
主题与意义
《三国演义》通过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,展现了忠义、智慧、权谋与人性。小说强调“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”的历史规律,同时歌颂了刘备的仁德、关羽的忠义、诸葛亮的智慧,批判了曹操的奸雄形象。其文学价值在于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战争描写,对后世文学、戏剧、影视等艺术形式影响深远。
10条经典金句
“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”
小说开篇点明历史规律,暗示三国时代的动荡与统一。“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。”
曹操的名言,体现其极端利己的权谋思想。“既生瑜,何生亮!”
周瑜临终前的感叹,表现其对诸葛亮才智的嫉妒与无奈。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
诸葛亮《出师表》中的名句,彰显其忠君报国的决心。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”
刘备教导刘禅的箴言,强调品德修养的重要性。“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。”
赤壁之战前周瑜的忧虑,后比喻只差关键条件即可成功。“子龙一身是胆也!”
刘备称赞赵云英勇无畏的评语。“大丈夫生于乱世,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。”
太史慈的豪言壮语,体现乱世英雄的抱负。“良禽择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事。”
谋士许攸的名言,反映当时人才流动的现实。“人中吕布,马中赤兔。”
形容吕布的武艺超群与赤兔马的非凡,成为评价顶尖人物的经典比喻。